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 正文

视频|重返现场④丨世界级考古发现背后有哪些未解之谜

2022年9月28日,在国家文物局通报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新发现中,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的消息震惊中外。经专家团队研究鉴定,这具距今约100万年的头骨化石,是迄今为止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也是研究人类在东亚出现和发展的重要证据,被称为实证我国百万年人类史的"世界级发现"。历经半年发掘,2022年底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被顺利提取出土,已经跟随这一项目超过15年的陆成秋在看到头骨的时候非常惊艳,他认为这一辈子能碰这样一个机会实属难得。然而,围绕3号头骨的谜团破译工作才刚刚开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地处湖北、河南、陕西三省交界处的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被汉江环抱,自上世纪80年代起,考古人员就陆续发现了大批珍贵的猿人和动物化石。但郧县人1号和2号头骨化石,因严重变形,导致很多数据无法落实与精确表述,也在研究界留下了不少争议。因此,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成为了三十多年来最重量级的发现。

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学堂梁子遗址考古专家工作组组长高星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3号头骨的顶骨、面骨基本正常没有扭曲,表示它的解剖学信息是真实的,根据它的形态所给出的数据就是准确的。据此得出当时人类的形态特征,演化阶段以及学术地位就没有争议,是准确无误的。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则认为,3号头骨的年代正处于直立人100万年进化点上,对中国来说,百万年人类史由此得到完整体现。

能得出如此重磅的初步结论,离不开项目团队历经半年的精细式发掘和多学科技术分析。为了确定地层年代,科研人员借助古地磁技术,按2厘米或5厘米的厚度一层一层“揭地皮”,系统采集了1400多份土壤等沉积样品,用于年代、环境、埋藏和残留物的科学分析。为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发掘现场还专门建立了核心舱、实验室和上千平米的温湿可控考古方舱,而对头骨化石的剥离工作,更是犹如精密的手术。

现场科考队员陆家扬向看看新闻Knews记者介绍,挖掘工作在接近化石的时候,需要使用风刻笔慢慢、精细地一点一点去雕刻,尖尖的笔头不能损坏化石,需要达到最后拍照时表面没有划痕的程度。

除了手术式的提取,数字化手段的介入也在放大古人类生活的痕迹。发掘现场采用的激光三维扫描技术和三维数字建模技术,可以让扫描精度达到2毫米级别。为了不遗漏每个细节,队员们费了不少功夫,光是照片就拍了20多万张,还建了20多次高清三维模型。考古人员将海量图片和影像资料上传到云端服务器,实现整个发掘过程的数字化复原。

正是借助高科技手段,为探知“我们从哪里来”这一世界重大科学命题提供了更多可能。考古专家经过分析后,基本认为郧县人化石代表以前在中国尚未发现的直立人类型,也是迄今为止研究东亚人类演化进程中极为珍贵的实物标本。

学堂梁子遗址考古专家工作组组长高星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郧县人化石对于研究当时人类的形态特征、相貌特征非常重要。比如当时的脑容量有多少,与我们现代人有什么关系,都需要靠这种化石进行研究,它支撑着中国古人类研究的半壁江山,是非常重要的材料基础。

随着研究的深入,围绕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的远古谜团也在不断增多。与郧县人3号头骨一同出土的,还有石制品、古动物化石等各类遗物200多件。这些散落的古动物化石涉及多个物种,而且以食草类动物居多,一些区域甚至还出现了集中堆叠的现象。它们有些是人类的竞争者,有些是人类的猎物,为何它们都出现在学堂梁子遗址,又呈现出堆积的状态,都将是今后的研究方向。此外,百万年前的郧县人是否已经拥有驯化动物的能力?究竟什么样的地质环境能让包括头骨在内的古生物化石不被降解?学堂梁子遗址所在的汉江河谷地带在人类起源"进化走廊"中究竟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一个又一个谜团仍在等待多学科团队去揭秘。

项目团队和考古专家们也坚信,随着发掘不断深入,在这片土地中发现更多人类头骨化石和更丰富的物种只是早晚问题。每天都是新的开始,还有许多可能等待着他们去发现。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冷炜 毛睿 李柏林 胡苏青 编辑:陈頲杰 周宏妍)

关键词 学堂梁子遗址 考古专家 动物化石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