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 正文

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的原因?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的后果?

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的原因?

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的原因如下:

曾任民国大总统的黎元洪,系武汉黄陂人。黎元洪曾有一个“床下都督”之别号,其实暗喻着其一段不光彩的曝料。1911年10月10日,辛亥武昌首义惊天一爆,举国响应。10月17日,湖北军政府门前祭坛高筑,坛上黄帝轩辕氏灵位庄严肃穆。灵前摆设香案,陈玄酒,旗立两侧,鼓乐喧天,黎元洪跪读祝文,三军鸣枪,全体跪拜,三呼万岁。黎元洪在祭黄帝仪盛典中就职湖北军政府都督。

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的后果?

说起黎元洪,相信很多人都会从鼻孔中发出一声嗤笑:不就是那位‘床下都督’嘛!

还有很多人会感叹,革命军中无人哪!不然,大好的机会岂会落到黎元洪的头上?让他白捡了个便宜!好好的革命成果被窃取了。

抱有以上两种态度的人不在少数。

可是,事情绝没有这么简单,革命党人也绝对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幼稚,他们会把好不容易到手的革命成果拱手让人?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革命党人偏要让黎元洪来当这个湖北都督呢?要知道,辛亥革命的首义在武昌,谁要是在这个关键时刻当上了湖北都督,那就意味着革命的军事领导权要由这位湖北都督来执掌,这可是一个莫大的权力!

黎元洪在辛亥革命时,仅是北洋常备军驻湖北的一位协统(旅长),官职既不是最高,又非心向革命,推举他为湖北都督,真的能够起到号召众人的作用?

其实,大家都小看黎元洪了,他在湖北军中可不仅是一位陆军协的统领,还是北洋军长江舰队的实际控制人,手中握有“六楚”舰队,是当时武汉三镇势力最大的一股武装力量。如果没有获得他的支持,“六楚”舰队很有可能会阻断长江水路,攻击武汉三镇,到那时,刚刚获得成功的辛亥革命就要面临清朝疯狂的反扑,新生的政权很有可能会被摧毁。因此说,推举黎元洪做湖北都督虽然是在当时条件下的权宜之举,但也反映出了当时领导人的睿智。

那么,一位陆军的协统,又怎么会执掌长江舰队呢?难道黎元洪还是一位陆海两栖人才?

您别说,还真是!

黎元洪,湖北汉阳人,自幼家贫,但在同族人的帮助下也算是读了几年私塾,为他的日后进身打下了基础。至于后人在黎元洪担任大总统时说的幼年黎元洪“头角峥嵘,具厚德载福之像”、“素怀大志,富有革命思想”云云,都是一些附会之词,但黎元洪自幼聪颖倒是真的,在偷吃邻居萝卜的时候,别人都是连根带叶一块拔起,而黎元洪从来不这么做,他偷吃萝卜之后,总是把叶子仍插到地里,做好伪装。

从这件小事就可以看出,黎元洪是很善于伪装的,做坏事不留名。

黎元洪虽然读了书,也学了一肚子的四书五经,但是对于科举,他却并不怎么在意。这也是因为清末西学东渐,要想进入官场,已经有了更多途径。

1883年,19岁的黎元洪考入了天津水师学堂,进入轮机专业学习。

天津水师学堂是李鸿章创办的,其目的就是给北洋水师培养人才。1888年,黎元洪毕业,被派到了北洋舰队的“来远”号上做实习生。

黎元洪也算是官运亨通,一毕业就被李鸿章授予了六品顶戴,把总军衔。相对于十年寒窗苦读,考上进士后仅能被授予七品、八品小官的读书人而言,黎元洪的这一步是走对了。

可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认为,大清仅有一个北洋舰队是不够的,在南洋地区也应该有一支舰队,于是,张之洞久在福州船政总局订购了四艘军舰,第一艘下水的是“广甲”舰。

船有了,没有人开也不行。为此,张之洞和李鸿章商议后,把黎元洪派到了“广甲”舰,担任三管轮。从此之后,黎元洪就和张之洞有了交集,也奠定了他在日后在张之洞派系内的地位。

1891年,就在黎元洪到“广甲”舰任职后不久,他的职位再一次得到了提升,职务由三管轮升为二管轮,军衔提升为千总,品级提升为五品。但出乎意料的是,黎元洪虽然职务和军衔的提升是张之洞保举的,但是品级却是李鸿章保举的。这就很有意思了。

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张之洞和李鸿章都在拉拢黎元洪。

黎元洪出身北洋水师学堂,是李鸿章的嫡系,同学大多数都在北洋水师任职,是清朝水师的支柱力量。张之洞拉拢住了黎元洪,然后再通过黎元洪拉拢其他水师学堂的毕业生,那南洋水师就可以快速发展起来。而张之洞的做法早就被李鸿章洞悉,他之所以肯派黎元洪到南洋水师,就是要在南洋水师中安插一颗钉子。现在看到张之洞大力提拔黎元洪,害怕黎元洪投向张之洞,就采取了同样的办法向黎元洪施恩。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黎元洪绝对不是传说中的那般庸懦、无能,而是很有能力。不然,以张之洞和李鸿章这种眼睛雪亮般的人物,又岂能在一个无能之人身上下本钱?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作为南洋水师仅有的能够被抽调出来的战舰,“广甲”舰被派到了北方参战。可是由于“广甲”舰并不是一艘铁甲舰,而是由铁力木壳船体,仅是在要害部位外包铁甲建造而成的,防御力不足,就没有参加一线的战斗,只是负责一些物资运输的工作。可是,在9月17日的黄海海战中,由于和“广甲”舰编队出行的“济远”舰畏战逃跑,造成“广甲”舰管带(舰长)吴敬荣心慌意乱,指挥失措,最终使得“广甲”舰在大连海域触礁搁浅。眼看日本军舰就要追来,吴敬荣下令炸船后各自跳海逃生。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黎元洪生性谨慎,做事之前总是为自己留条后路。

逃过一劫后,黎元洪从大连回到了天津,接受了严厉的审查。由于“广甲”舰本身就是配属作战的,根本没有发挥出作用,因此清政府判定,黎元洪在战争中没有犯下罪行,免于处罚,无罪释放。但由于北洋舰队此时已经全军覆没,黎元洪失去了用武之地,从此告别了服役12年之久的海军。

甲午战争的失败,使得清政府大为震惊,也使他们认识到西方新式整军的优势。于是,此时已经担任两江总督的张之洞在南京进行新式整军。消息一经传开,在天津家中赋闲的黎元洪动了心思。于是,黎元洪马上南下去投奔自己的老长官,并获得了重用。

但是,张之洞的新式整军主要是针对陆军的,而黎元洪在陆军毫无基础,贸然把他提拔到一个很高的地位,势必会引起大家不服。因此,张之洞走了两步棋:

第一步棋是让黎元洪去修南京周边的炮台。

这么做的好处有三:

其一、修建炮台需要动用大量的物资和金钱,张之洞想通过此举来检验一下黎元洪的廉洁程度。

其二、修建炮台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组织工作最为重要,张之洞想通过此举来检验一下黎元洪的组织能力。

其三、修建炮台必须要和陆军配合,张之洞想要通过此举完成黎元洪由海军向陆军的过渡。

事实证明,张之洞没有看错人,黎元洪完美地完成了张之洞修建炮台的任务,而且无论是组织能力还是廉洁程度都经得起考验。于是,张之洞在被调任湖广总督的时候把黎元洪带走,作为他在湖北训练新军的500颗种子中的核心。

第二步棋就是用黎元洪训练新军。

张之洞在湖北训练新军主要依靠的人有两位,一是张彪,二是黎元洪。这位张彪是走裙带关系上来的,他是张之洞家中老仆的丈夫,虽然骁勇善战,资格老,但是没有文化,无法胜任训练新军的工作。而黎元洪则是毕业于水师学堂,又是三次赴日学习军事的人物,又通过了张之洞的考察,就成为了训练新军的第一人选。

可以这么说,在辛亥革命时,驻守在武汉三镇的的新军中,绝大多数中下级军官都是黎元洪训练出来的,也因此,黎元洪在新军中拥有着很高的威望。

1907年,在北洋大臣袁世凯的呼吁下,清政府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新式整军,按照计划,准备全国军队编练为36个镇(师)。本来,湖北的军队在张之洞在时已经编练为两个镇,分别由张彪和黎元洪担任统制。可是由于新的编制出台,湖北军队仅能编为一个镇,所以黎元洪就主动让贤,让张彪担任湖北第八镇统制,自己则退而求其次,担任了第21混成协的统领。

混成协又被称为混成旅,这是袁世凯的原创。它的编制就是一个小师或者是暂编师的架构,其兵员数量由三千人到万人不等,只有当上了混成协统领或者混成旅旅长,才有资格被称为“军头”。至于军阀的称号,那没有几个师的兵力是没有资格叫的。

袁世凯之所以发明了混成协这个编制出来是出于实战的考虑。因为一师之众人数太多,不遇到大事是不能出战的,而普通的“协”和“标(团)”要么人数太少,要么火力不足,无法完成一些虽然不大,但是也不小的作战任务。因此,袁世凯就在普通“协”的基础上,抽调出部分炮兵、骑兵和辎重兵和步兵混编在一起,形成了混成协。

混成协和师之间并没有明确的隶属关系,在作战时有很大的自主权。在民国时期,很多军阀的兴起都是从混成协统领开始的。

因此,黎元洪虽然担任了混成协的统领,但在实际权力上并不比担任第八镇统制的张彪小。

而且,由于黎元洪有着海军的背景,又由于北洋政府害怕黎元洪没有当上镇统制,有失落情绪,就把北洋长江舰队的六楚舰队,即楚材、楚同、楚豫、楚有、楚观、楚谦等六舰和四湖雷艇,即湖鹏、湖鹊、湖鹰、湖集等四艇交由黎元洪兼管,这就意味着长江舰队除了驱逐舰“建安”号和“建威”号之外,其他所有主力炮舰都掌握在黎元洪手中。

一位既掌握湖北半部陆军主力,又控制着海军大半部主力军舰的人物,在辛亥革命中的动向绝对是至关重要的,他的动向直接会影响此次革命行动的成功与否。

因此,革命党人选择把黎元洪推举出来做湖北都督是个明智的选择。

对于唾手而得的地位,黎元洪此时是矛盾的。

如果说,此时黎元洪还对清政府抱有多么的忠诚,那根本就谈不上。因为在他得知辛亥革命爆发时下达的那道“谁也不许离开”命令的那一刻,就意味着他已经背叛清政府了。

什么叫做“谁也不许离开”?这不就是按兵不动,既不参加起义,也不镇压起义吗?

他的矛盾在于如果革命军打赢了还好说,如果打败了怎么办?即使武昌起义获得了成功,那也不意味着全国的革命都获得成功,一旦将来清政府缓过劲来,派兵镇压武昌起义,要是自己战败,那将会人头落地的!自己一贯奉行的可是谨小慎微,做坏事不留名的策略的。而如今却要被奉为出头的椽子,难道自己不知道“出头的椽子先烂”这个道理吗?

可要是自己不答应出任湖北都督的话,革命军安放在蛇山上的大炮可是已经开始试射了,自己就要死在当下;如果自己同意出任湖北都督,即使将来战败,那也是后死或逃亡。

就在此时,革命党人甘绩熙的一番话彻底打动了黎元洪。

甘绩熙说道:

事不成,你可做个拿破仑;事若成,你可做个华盛顿,你很讨便宜的。

一番话惊醒梦中人,是啊!如果失败,那自己充其量就是个流亡海外的结局,可要是成功,那自己将成为革命的第一人啊!

想到这里,黎元洪做出了决定。

1911年10月17日,黎元洪正式就任军政府都督。

黎元洪其人虽然是个投机分子,但是也有个好处,那就是一旦答应了某事,在具体做事的时候还是不遗余力的。而且,黎元洪在军政府中不属于任何一派,处于相对“中立”的地位,本身又精通陆军和海军建设,湖北新军中很多人都奉其为师,由他来出面号召各省一同起义推翻清王朝,还是有着很强的说服力的。

可是到了南北议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之后,在缺少了清朝这个最大的外敌之后,革命党人内部过去积压的矛盾开始总爆发,而此时,黎元洪的利用价值已经被压榨的差不多了,也是需要让位的时候了。

老练的黎元洪又岂会不知这其中的关节?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他在孙中山和袁世凯之间选择了袁世凯。因为在他看来,袁世凯在各方面的实力均远胜于孙中山。

关键词 黎元洪为什么被推举为都督 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的原因 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的后果 辛亥革命后黎元洪被推举为湖北都督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