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一颗小行星朝着地球飞来,我们能做什么来阻止它?
(相关资料图)
4月25日,来自中国深空探测领域的专家,向公众详细介绍了我国近地小行星防御计划。到2030年,我国将首次撞击小行星。
按照我国提出的近地小行星防御的发展蓝图,计划在2030年实现一次对小行星的动能撞击,2030至2035年间实现推离偏转,到2045年前,初步具备小行星轨道控制能力。
目前,我国已通过比较直径、半长轴、轨道倾角等参数,初选出了一些备选目标。初选出的10颗小行星中,直径最大的89米,最小的24.3米。
撞击器的设计,则将基于我国前期深空探测基础,采用成熟的平台和系统设计。关键是要配置高精度的自主导航敏感器来实施高速动能撞击,同时还要能适应多种目标特性。
按照目前设想,此次任务将使用长征运载火箭,同时把探测器和撞击器发射入轨,约6个月后择机实施一次深空机动,经过数次轨道修正后,在发射后16个月左右实施撞击。
任务将涉及“不确知目标特性下的高速高精度导航、制导与控制”,“超高速撞击偏转过程建模、仿真与试验”等关键技术。
专家介绍,我国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有望实现三大科学目标,包括探测目标小行星的形状、大小、成分、结构和轨道特征,揭示撞击动量传递规律等。
那么这样一次撞击试验,对目标的选择有何讲究?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又会涉及到哪些技术难点需要攻克?
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教授李淼表示,从小行星的选择角度而言,第一要足够远,第二要足够大,这样在撞击之后,能够留给我们足够长的时间来观察效果。
另外,李淼强调,由于这些小行星距离地球都在千万公里以上,因此对我们运载火箭的推进能力以及延迟操控技术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看看新闻Knews编辑 周雯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