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 要闻 > 正文

暑期未到研学先热 如何为行业“祛虚火”?

全国各地暑假还未正式开始,研学游热度就已逐渐升温。

这两天,在各地机场、景区、研学基地里,到处能见到统一着装,集体研学的学生团队。数据显示,2022年研学旅行人数突破600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预计今年暑期研学游产品的订单量还将超过去年同期。旅行社、学校等组织机构根据不同的需求制定了本地博物馆研学一日游、国内研学游、海外研学游等不同种类的产品,费用也从几千元至几万元不等。


(相关资料图)

在不少家长看来,研学活动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弥补课本知识的不足,同时培养多方面能力,这也是研学受到追捧的重要原因,不过,“研学热”的背后也因价格虚高、货不对板、流于形式等问题引发家长不满。

一位曾经给孩子报过研学游的家长告诉记者,不少旅行社或者学校在组织研学游时都会提前设置主题,还会编写制作了研学手册,要求学生围绕特定的研学主题进行实践。但在实际过程中,不少学生却将研学当成"春游""野炊",甚至聚在一起玩手机、打游戏。学生花了钱和时间也没有真正学到东西。

此外,还有一些家长表示,所谓的研学游实际上就是到大学校园、或者博物馆等地走马观花,并没有深入的体验文化氛围,跟普通的旅游没有什么区别,但一旦冠上"研学"二字,费用却比普通旅游高出30%到40%。此外,各种培训机构、俱乐部、教育服务咨询类企业在没有文旅资质的情况下也加入到研学游队伍中,导致研学项目质量良莠不齐。

一位在国内某旅行社工作了10多年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相当一部分研学旅行类项目都是同行之间互相抄袭,敷衍了事,缺乏教育性和实践性。

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研学机构超三万余家,而市场潜在的消费群体超过2亿人,研学旅行市场总体规模超千亿元,可谓是一片新蓝海。而区别于其他夏令营产品,研学的核心在于“学”,或者说以“学”为主,但不少家长表示,现在的研学活动已经“变了味”,游玩路线商业化,过程走马观花,价格也普遍不低。有机构的广告信息显示,新加坡7天研学游报价16800元;新西兰14天研学游报价31800元。

相比质量和价格,家长最为关心的还是孩子的安全。研学旅行回来后孩子高烧呕吐、在夏令营中被虐待打骂,近年来,研学旅行的各种安全问题也被频频曝光。针对这些情况,教育部近日就印发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认真做好暑期校外培训治理工作,对以研学、夏令营等名义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对于借暑期肆意涨价的做法,要求相关部门进行严查。

值得注意的是,研学产品的管理还涉及到文旅等多个部门,那么各方该如何形成合力,来进一步规范研学旅游市场,推动行业有序健康发展?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最开始研学游的目的是希望学生通过旅行拓宽视野,同时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近年来,在学校推动和家长追捧下,研学市场急速膨胀,但这一行业也乱象丛生。最显著的表现是:研学游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收费不透明、行程不科学、缺乏教学深度和效果反馈机制等问题,让研学旅游变得“只游不学”,变为“观光打卡”式的纯旅游,严重背离了研学的初衷。

熊丙奇表示,由于研学游需求旺盛,一些进行学科类培训的机构也转战研学旅行。这也让研学旅行活动同质化严重,同时存在鱼龙混杂的问题。要健康推进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就需要形成全社会合力,对于由学校及校外机构这两类不同主体组织的研学旅行活动,均要强化监管。以学校为主体开展的研学旅行活动,应由教育主管部门监管,要求学校把研学旅行纳入教学计划,结合学生特点设计研学旅行活动。在组织学生参加研学活动时,还要充分听取学生和家长的意见。

熊丙奇还强调,社会也要为学生进行研学旅行,提供更多的公益性活动场所,这样就可以减少家长对学校、校外机构研学活动的依赖,开展自主性研学旅行活动,真正让研学旅行发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作用,做到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确保学生“游有所研”“旅有所学”。

(看看新闻Knews编辑 彭晓燕 陈昱卉 阮丽)

关键词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