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便捷省力,“刷脸”已经成为不少场景的必备验证手段,但随之而来的风险也在与日俱增。国家网信办8日发文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对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划出了多条“红线”。
这些“红线”包括: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人脸信息,应当取得个人的单独同意或者依法取得书面同意;明确宾馆、银行、机场等场所不得以办理业务、提升服务质量为由强制采集人脸信息,物业不得将人脸识别作为出入唯一验证方式;在公共场所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或者存储超过1万人人脸信息的人脸识别技术使用者,应当在30个工作日内向所属地市级以上网信部门备案。
(资料图片)
征求意见稿刚刚出炉,就受到了不少人的欢迎。多名受访者表示,曾因频频“刷脸”而遭受信息泄露或财产损失。位于上海市的一个居民小区,最近因需要“刷脸”才能出入的门禁系统吵翻了天。有业主觉得比用门禁卡更方便,也有业主提出,使用这项功能需要向物业公司提供身份证、房产证等信息,太不安全了。
不少网友表示,如今在大城市,人脸识别应用可谓遍地开花,政府办事、交通安检、支付转账、开户销户、门禁考勤、解锁解密、换脸娱乐等,随处可见。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个人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上海市普陀区检察院今年3月公布的案例显示,多家超市的刷脸摄像头被用于“防盗”,超市管理人员使用采集到的人脸信息来鉴别该顾客是否是“小偷”。此前,还有一名山东男子“戴着头盔去看房”的短视频在网上流传,其目的是不让售楼处用人脸识别系统采集到的数据给自己“打标签”,避免佣金纠纷。
从革命性的身份验证方式,到信息泄露的重灾区,“人脸识别”为何引发诸多争议?
从技术本身来看,人脸识别基于人的面部特征数据来进行身份识别,核心是生物特征采集和验证。由于生物特征往往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人脸识别技术也被广泛地应用于安防和金融等领域。
但或许由于“刷脸”实在是太方便了,这一技术迅速在更多的非必要场景落地开花,甚至成为“非此不可”的唯一选项,不选就不能办成事,给很多人增加了困扰。有时候,由于人脸识别信息采集系统的精度不够,还会出现女儿刷开了妈妈的手机、双胞胎代替验证等情形。新闻中,用户因个人信息泄露而遭受损失的案例,更是层出不穷。
更加微妙的是,人脸信息的采集往往具有远距离、非接触、无感等特征,很容易让人在浑然不知的情形下被采集,从而让个人的出行轨迹、人际关系、财产利益等信息,在网络世界中毫无防护地“裸奔”。
而除了给个人造成困扰和损失以外,人脸识别技术还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通过对于大批量的人脸信息进行“精准画像”和解读分析,对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带来不可预料的风险。
那么,网信办此次在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的相关规定,是否能从根本上规避人脸识别技术发展带来的滥用风险?还有哪些方面必须“补短板”?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认为,任何技术都是一把“双刃剑”,人脸识别也不例外。网信办此次提出的相关要求,目的在于加强对人脸信息采集、处理和保存等方面的监管,主要是想强化对人脸识别技术的安全管理,推动技术“向善”、避免技术“作恶”。
马亮表示,现实生活中,人脸识别技术的滥用和过度使用频频出现,主要是因为相关经营场所一方面通过霸王条款强制使用,另一方面又缺乏相应的安全管理技术来规避风险。从个体角度来看,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也存在“黑箱化”的特点:有时,信息采集在个体无意识中进行;有时,除了脸部信息以外,身体和背景等其他信息也同时被采集;有时,信息被采集后未经删除或完善保存,而是被恶意转卖或丢弃……种种滥用情形,不一而足,也在呼唤更有针对性、更强有力的监管。
马亮指出,坚持“非许可,不可为”的原则,并且将人脸识别当做辅助的身份核验手段,或许能防止人脸识别技术进一步被滥用。建议网信办能就此进一步细化要求,并采取多种手段保障其能有效实施。事实上,除了人脸识别应用以外,指纹、掌纹等生物信息的采集和应用,也同样存在隐患,同样需要加强监管。建议相关部门能够举一反三,在保障个人合法权益的同时,及时化解由此可能带来的社会安全风险。
(看看新闻Knews编辑:金梅 翟静 陈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