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 要闻 > 正文

了不起的宝藏·探宝上博第二季⑯春水玉饰

这是一个惊心动魄的狩猎瞬间。惊慌失措的天鹅扑腾着双翼,奋力挣扎;紧追不舍的海东青,以闪电般的速度,跃上天鹅的颈部。天边翻滚的乌云里,一场殊死搏斗正在展开。黑与白,力与美,生与死,电光火石间,瞬间定格为永恒。

这种题材在中国古代玉器当中是极为罕见的。上海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谷娴子介绍,玉器呈现的是草原民族打渔捕猎的情景,即春捺钵。"到了金代的时候就继承了辽代的这种捺钵制度,然后把它改名为‘春水’,并且把这种题材应用在玉器的设计和雕琢上。"

"捺钵"是契丹语的译音,意为辽帝的行营。北方游牧民族,以狩猎为生,逐水草而居。皇帝依然保持着四季渔猎的习俗,合称四时捺钵。


(资料图片)

春天凿冰取鱼,纵鹰鹘捕鹅雁;秋天射鹿捕虎,猎熊逐兔;冬夏休养生息。"作为马背上的民族来说,他也要体现他的文治武功,把这种捕猎活动理解为一种别具特色的‘军演’。"谷娴子介绍说。

海东青,有着"万鹰之神"的称号。皇家豢养的海东青,成为帝王狩猎的利器。据传元太祖忽必烈春猎,携万名捕鹰匠和五百海东青,场面何等壮观。

辽金元时期的玉器出现了大量的狩猎题材。秋山玉,镂雕山石,虎鹿山林。春水玉,鹰鹘攫鹅,海东青以各种矫健的身姿,出现在不同的玉饰上。

这件器物上,除了圆雕、阴刻、浅浮雕、高浮雕外,最具特色的就是"巧色"工艺的使用,也有人把它称为"俏色"。就是巧妙地利用了玉材本身的颜色,设计想表达的物象。

黑白相间的天然玉材,大面积的白色雕刻成天鹅,不规则的黑色是海东青与翻滚的乌云。"俏色"的运用,让整件玉器浑然天成。

商代妇好墓的玉鳖,是所见较早的俏色玉器。玉器从单一的青白两色,出现了缤纷的色彩,到辽金元时代达到巅峰。

"巧色"的使用,实际上也是玉器走下神坛,礼制化减弱,然后走向世俗化、民间化的一种体现。谷娴子介绍,"这件春水玉也是一种民族融合的体现,是草原民族的审美和汉民族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玉文化的一种结合。"

从礼玉到佩玉,从神坛到世俗,玉器在中国历经了万年的雕琢。汉民族悠久的玉文化传统,越过巍巍群山,来到莽莽草原。

马背上的民族,又将独特的草原气息注入古代玉雕的灵魂。坚硬又温润的玉,在文明交汇中有了更生动的想象、更宽广的外延。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王琳琳 编审 邢维)

关键词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