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近期,网上“呼叫AI帮我画”的话题引发广泛讨论。参与者只需用言语简单描述自己希望看到的画面,最快仅2秒钟,AI便可自动生成相关画作。但此举也引发争议,不少网友认为,这种做法是作弊行为,因为根据AI作画原理,需要预先吸收数百万件已有的画作,打下基础。
记者在人工智能AI作画网站上,按照提示,输入“麦田”、“村庄”等关键词后,屏幕上很快就生成了一幅画作。据了解,AI绘画就是使用人工智能算法来创作绘画。AI通过从一组训练图像来学习,然后根据训练图像的风格创建一幅新画。经过深度学习后的AI,能够自动迭代,可以根据用户指令,自动绘制出图画作品。它最根本的基础技术与第一个战胜围棋世界冠军的人工智能机器人AlphaGo是相通的,都是让系统深度学习人类的作品,从而产生模仿行为。今年以来,国内AI绘画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手机App、网页、电脑软件、微信小程序,人们可以随时在各个平台上体验作画。
虽然有时AI的作品略显怪异,但远远超过了一个初学者的水平,AI绘画的迅速发展也得到了市场的回应。不过,也有部分知名艺术家在社交平台抱怨,自己的作品成了AI绘画的模仿对象。今天上午,一绘画设计工作室相关负责人陈先生在接受看看新闻Knews采访时就表示,“喂”给AI的作品有很多都是被无授权转载的,这一点要引发关注。如果自己的作品不断地被AI模仿,会打击画师的积极性,很多画师就不会花大量时间去设计新的画风了。在他看来,有些AI作画几乎就是复制粘贴,生命力不会长久,受众迟早会产生审美疲劳。但是画师不一样,画师得每一天都要去创新,绘画创作需要深厚的绘画功底和美学素养。
那么,AI绘画能否构成作品,AI绘画的边界和权属究竟应该如何界定?
我国著作权法中针对作品的独创性具有明确规定,作品必须具备独创性和可复制性。有学者认为,AI画作看似是机器作画,实质是一种算法创作,体现的是开发者的思想与脑力劳动,生成内容涉及人类思想表达,具有独创性和可复制性。不过也有相反观点认为,AI画作生成离不开素材库,而素材库里大多是各类画家的作品,因此作画过程不构成创作,不可视为作品。
此外,AI绘画完成后,作品权利人的归属也不明确。有观点认为,如果AI绘图本身参考的素材,基于软件开发者提供的数据来进行图片生成,用户参与度低,应当归属软件开发者。如果AI绘图虽然基于软件开发者的框架,但用户自由度很高,相当于画家“借着软件作者的AI程序融入自己的智力成果从而生成的作品”,应当归属软件开发者与用户本身。
对此,上海市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业务委员会主任刘峰表示,如果AI软件是在学习图片的创作思想,而非简单地复制粘帖,这种情况下是不侵权的;如果AI软件只是简单地复制粘帖原画作,那就需要获得授权并支付使用费。同时,目前著作权法所称的作者必须是自然人,所以AI不能成为作者。AI作品生成过程中,贡献度决定归属权。一些用户在使用AI的时候不是简单地使用,如果用户输入一些特别有创意的内容,让AI正确领会,然后制作出非常精美的作品。这种情况下,带有一定独创性的用户,就拥有一部分的著作权权利。如果出现著作权争议,在这幅AI作品生成的过程中,到底是用户的贡献更大,还是AI程序贡献更大,要综合确定权属到底是共有的还是独有的。
AI绘画引发了侵权担扰,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AI绘画和人类创作并非你死我活的关系。一艺术品拍卖行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AI画作也可以是人工智能和艺术家共同创造的艺术作品,只不过表述方式从画笔变成了算法。比如,该拍卖行2019年拍卖过一位德国艺术家的人工智能艺术作品,该作品就是用电脑来生成代码,然后按照艺术家脑海中的美学规则,运用算法的方式来实现新的图像,这个过程中有植入艺术家的审美,只是把原来的画笔变成了一种算法。该负责人表示,有艺术家觉得AI绘画是一种跟画笔的二重唱,是人和机器之间发生的一个互动,也有艺术家觉得要实体画作,要用画笔和颜色来产生共鸣,其实两者的创作重点完全不同。所以,AI绘画将会是一类独立的艺术形式。AI绘画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美术行业造成冲击,但要说AI可以取代人类绘画创作,根本是无稽之谈。
刘峰则强调,AI绘画本质是一种工具,关键是人类如何合法地使用它去更好地工作和学习。对于AI绘画可以制定一些强制性规定,比如,对软件数据库明确规定,只能抓取已经进入公共领域或者已经明确授权的素材。用户在相关网站运用AI作画时,也要留意AI调取的图片是否是合法授权的素材。当画师发现自己的作品存在被抓取作为AI学习素材,也可及时与相应的网站或软件公司联系,要求其删除自身作品的相关数据。同时,建议相关行业及时形成工作指引和行业规范,各方合力,才能让AI技术实现应有的应用价值。
(看看新闻Knews编辑:崔信淑 阮丽 陈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