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在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攀谈和试探的声音不断。白发的父母们拿着印有自家儿女身份信息的纸条互相交流:年龄、身高、学历、收入、家境……在这样的氛围中,曹再飞站在一个小小的板凳上,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朗朗读着爱情诗,仿佛对周遭世俗摆出了一副温柔抵抗的样子。这个相亲角,于这座城市,本就是一道奇异的风景;而曹再飞于构成奇景的人们看来,也是一道格格不入的奇景。
曹再飞是一位艺术家,也是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老师,2019年4月初,他就开始到人民广场相亲角读诗,至今已经读了百来次。“第一次看到这个场景,觉得太物质化了,一边思考这样的价值观是否失衡,一边认为作为艺术家,我是否应该在这个空间做一些回应。”他诉说着做这件事的初衷。他能想到的方式是读诗,在周围老父亲老母亲的质疑声中,在金钱物质的交谈声中,硬生生加入了诗歌的声音,试图成为平衡物质与精神的天平。
曹再飞从没有接受过朗诵的训练,普通话也并不标准,他就是凭着一腔深情本能地读着。与相亲角其它“摊位”不同,他的面前会放着一张张打印好诗歌的A4纸,如果路人有喜欢的诗词,也可以站上小板凳、戴上耳麦,即兴朗诵一段。人来人往之间,这方小舞台孤独又浪漫。
在曹再飞看来,读谁的诗、读哪一首诗,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站上“小舞台”忘我地读诗。他曾经在省道上读过诗,现在又常常在周末去人民公园读诗,他从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是“鸡汤”,而是一种可以形成精神气场的公共艺术,用他的话说就是“通过时间,产生价值和意义。”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
关键帧:
当物质给价值加码,
浪漫和爱情平衡天平。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刘桂强 舒怡 夏祺 文字:李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