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 要闻 > 正文

看点:​故宫对商拍说“不” 文博景区拍摄如何立规矩?

近年来,商业拍摄正在占据各大文博场所和公共文化设施。


(资料图片)

故宫是首都北京的热门景点,随着游客量不断增加,商业拍照占道、大件行李堵路等不文明现象层出不穷。6月15日,故宫博物院公布《参观须知》,首次明确对这些不文明参观行为说“不”,严重违规者将被纳入“不文明游客信息”。

《参观须知》明确要求,从6月30日起,除必要的轮椅、婴儿车等代步工具外,营地车、行李箱、拖挂车等具有运输装载功能的带轮工具,以及商用摄影、摄像器材、超1.3米的自拍杆等可能危害文物安全及扰乱参观秩序的物品禁止入院。

《参观须知》还明确,未经允许,禁止在故宫博物院内进行各类表演、售卖商品或服务、商业性拍摄等非参观游览活动。同时,禁止在展厅内开展自媒体直播、录播活动。

故宫博物院故宫世界遗产监测部高级工程师齐飞表示,从遗产保护的角度来看,一切可能影响遗产安全的风险,都须在保护管理的过程中加以防范。比如,御花园的石子路面是传统油灰嵌石子的做法,大的行李箱、营地车的轮子碾压在上面,会将小石子挤压松脱,造成地面图案的不完整或者缺失;超长超大的设备或用具在通过过道、墙门等较为狭小空间时,容易剐蹭墙体和琉璃件,造成构件脱落或残缺。

为拍摄更好的照片,在文博场所中,各类匪夷所思的道具可谓轮番登场。

就拿故宫来说,在社交平台上随意搜索“故宫拍摄”,在墙边“罚跪”的,在大殿前拿着“刀叉剑戟”摆姿势的,模仿古装剧片段的照片比比皆是。

而随着商业拍摄的兴起,各种专业的摄影器材,像滑轨、摇臂、补光板、三脚架,还有大型的行李箱、营地车等等,都纷纷进入到了故宫,各种“大件”碾压几代匠人精心呵护的石子路上,不仅会对文物带来破坏,经常性的占道、堵路也影响游客正常参观。

此外,一个拍摄团队往往会长时间“霸占”最佳拍摄位置。一组定点照片拍下来,最短也要十几分钟,长则达几个小时,无形之中把故宫变成了私家影棚,让其他游客无法近前参观、拍照。而且,由于商业拍摄时间过长,常常会拍到即将闭馆。有时需要故宫工作人员几次三番催促,摄影团队才会匆忙收拾准备离开,给管理带来的额外负担。

事实上,文物古迹保护杜绝商业性拍摄早有共识,国际上也已有管理先例。例如,在印度泰姬陵、梵蒂冈西斯廷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等地,不仅不允许商业性拍摄,也禁止普通游客拍照。

近年来,国内一些博物馆也出台了对于商业拍摄的规定。比如,南京市博物馆规定,如果需要进行商拍,须提前一周向博物馆致电报备;还有一些博物馆,尽管允许游客拍照留念,但有不允许使用闪光灯等细节规定。对于长时间占据点位的商拍,一旦发现,工作人员也会立即上前劝离。

作为国内文博场所的标杆,故宫划出的“红线”显然有倡导效应。在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刘德艳看来,针对不文明参观行为,加强针对性管理势在必行,很多商业拍摄的本质并不是为了参观展览或者欣赏文物,而是让展品和博物馆、美术馆沦为背景。刘德艳表示,近年来商业拍摄逐渐蔓延到很多景点景区,不文明参观行为时有发生。在这次故宫立规矩之前,上海顾村公园曾发生过“霸树”式拍照,上海迪士尼也因日益增长的野营车进入乐园被用以辅助儿童出行、运输大型物品带来安全隐患,从6月30日起禁止野营车、手推车等载具进入迪士尼乐园和小镇室内场所。

对故宫发布的新规,众多旅游爱好者纷纷叫好,但也有摄影爱好者担心被“误伤”。那么,商业拍摄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对此,刘德艳表示,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界定。首先,要看是否对景区景点的环境及文物造成破坏。为了商业拍摄所携带的大量设施设备,以及装载这些设施设备的具有运输装载功能的带轮工具,可能会对景点景区的环境造成破坏。比如,故宫的路面很多是石子路,很容易被“大件”物品碾压损坏。其次,要看是否对其他游客参观造成影响。一些商业拍摄者长时间占据最佳摄影点,且其携带的大量拍摄设备占据了参观通道和公共空间,严重影响其他游客的通行速度和游览体验,对安全也会带来隐患。

“为文博景区减负的同时,也要充分照顾到普通游客的正常拍摄。”刘德艳同时强调,故宫此番对商业拍摄、自媒体直播等行为加强针对性管理,也正是为了保障普通的正常旅游需要。事实上,无论是商业拍摄还是个人拍摄,影响其他参观者游览或存在破坏展品和设施隐患的设备及行为,都应受到限制。刘德艳建议,景区可以采用“排队依次定时拍摄”的做法。游客依次排队,规定在最佳拍摄角度拍摄的时长,这样可以最大化地满足游客的游览需求和体验。游客也应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共同维护良好的参观秩序。

(看看新闻Knews编辑:崔信淑 陈昱卉 阮丽 )

关键词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