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在四川省崇州市天演博物馆化石标本仓库内,一件长9.3米,高5.3米的巨犀化石标本于本周完成修复,该标本也是国内完成装架,最大的一件巨犀骨架化石标本。巨犀,是犀牛的近亲,为已知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在大约3400万年到2300万年以前,分布在亚洲地区的原始森林里。这些存在于渐新世的巨兽,体长5至12米,肩高达到5米,体重最多能达到20吨,这种食草动物利用它长长的脖颈,靠近树木,以树枝上的嫩叶为食。科学家认为,从森林迁徙到草原最终导致了巨犀的灭绝。
据崇州市天演博物馆副馆长王富东介绍, 1999年该博物馆在宁夏灵武地区,征集到这套巨犀化石标本,由于技术条件限制,直到2018年以后,博物馆才正式启动对该化石标本的修复工作。
巨犀的头骨长而低,长1米左右,但与其庞大的身躯相比,显得细小。它的鼻骨光滑,向下弯曲,嘴上有一对钝门齿。2019年以来从化石围岩清理到铸模修复、拼接组装,该博物馆修复团队用四年多时间,完成了这件大型巨犀标本制作。
崇州市天演博物馆修复专家梁鹰表示,刚开始拿到该巨犀化石时,其骨质部分比较酥松,修复人员把化石上的围岩去掉以后 通过专业材料反复加固,让巨犀化石得以顺利拼接,一般古动物标本的化石含量在20%到30%,而这件巨犀标本,化石含量达到80%,非常罕见。根据推测,这头巨犀的体重约为15吨。而要让它从化石散件,组接成立式标本也非常不易。这件巨犀标本的盆骨和头骨,分别重三四百公斤,其吊装过程是最有挑战性的。
四川崇州天演博物馆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拥有自然资源部东北亚古生物演化重点实验室,国内70%左右的国家级和省级自然类博物馆都在这里采购技术服务。其化石修复与研究水平位于国内前列。接下来,工作人员还会对该骨架进行加固,同时对支架进行修饰打磨、涂抹防腐剂等。这件巨犀骨架化石标本,预计将于今年8月与公众见面。